口臭,是許多人都會有的困擾。口臭不僅會影響人的心情,還會影響人的交際。有的人可能會很納悶,自己每天早晚都刷牙、飯后都漱口,可為什么還是有口臭?
祖國醫學認為,口舌生香是臟腑功能活動正常的外在表現,而口臭則往往反映了臟腑功能的失調。飲食不節、過多地食用辛辣肥甘厚膩食品,以及勞倦過度等不良生活方式,均會造成胃腸道功能減弱。此時食物在腸內得不到正常消化,大量食物糟粕不能及時排出體外,就會沉積在腸內積滯生熱,結果產生臭氣;臭氣向上走,即形成口臭。對于這類口臭,單靠刷牙和嚼口香糖是難以解決的。甘甜食物可健脾由于大多數口臭與胃腸道功能失調有關,因此,治療口臭應該從飲食調理方面入手。
治療口臭從飲食調理入手
中醫認為,辛、甘、酸、苦、咸五味中,甘能入脾,有助于脾胃運化,但因甘味食品又是蘊滯之品,如果食用過量,也會阻礙脾胃運化。因此,應該少量或適量地食用甘味食品。盡量不要在飽食的情況下食用甜食,例如在飯后就不要再貪吃面包、巧克力或碳水化合物食物,否則有可能加重口臭,或出現“呼氣帶有酮味”的情況。
當然,平時的飲食也要清淡些,避免吃生冷、刺激性、味重(如蒜、蔥、韭菜、臭豆腐等)、不易消化、油膩(高蛋白、高脂肪)的食物及熏肉制品,像一些動物性食物如肉類、蛋類、魚類、海產品和奶渣,以及植物性食物中的豌豆、四季豆、大豆、核桃、花生和榛子,此時應少吃。
在進食時,這些人要細嚼慢咽,不能吃太飽。特別在夜晚,一定要少吃,夜宵就更不宜吃了,以免造成消化不良,食滯腸道。
隨意清胃火,易傷脾胃有些人認為口臭就是火旺,自作主張地吃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藥。其實,很多清胃火的中藥十分苦寒,服后容易損傷脾胃。結果,口臭未除,反而傷了脾胃。因此,在服用中藥治療之前,最好先讓醫生辨證。例如,若屬胃火上炎者,如有口臭、面赤身熱、口渴飲冷、口舌生瘡、牙齦腫痛等表現,此時清瀉胃火才對,可用牛黃解毒丸;而對于胃腸燥熱較厲害,出現腹部脹滿者,可用麻子仁丸;若是食積胃腸證,有口出酸腐臭味、脘腹脹痛、不思飲食、噯氣口臭等表現的話,就可用保和丸來消食化積。
值得提醒的是,虛證也可以出現口臭。例如,一些虛熱口臭的人,會出現口臭兼鼻干、干咳、大便干結,這就是肺陰虛的表現,此時應當清潤肺臟,宜選用百合固金丸;而若口臭兼腰腿酸軟、多夢遺精、口干咽燥,夜間尤甚,則屬腎陰虛損、相火妄動之證,應用知柏地黃丸進行滋陰降火治療。當然,人們平時熟知的用于健脾、和胃、消食的中藥,也有助于調理腸道菌群,減少腸道有害物質的形成;再者,有時喝天然的酸奶也有一定效果,但記得不能放糖。
飲茶調理口臭效果好
佩蘭:用藿香或佩蘭12克,如平時沏茶,一般開水沏泡飲用,可使厚膩的舌苔變薄,減輕食滯或濕滯。
白芷:將白芷研細,每次3克于飯后用溫開水送服,可增強脾胃功能。
檸檬:在一杯溫開水中加上一些新鮮檸檬汁飲用,可生津、止渴,達到去陰虛內熱口臭的效果。
蜂蜜:蜂蜜具有潤腸通腑、化消去腐的功效,對便秘引起的口臭有效。
茶葉:用新泡茶漱口,或口嚼茶葉,待唾液化解茶葉后徐徐咽下,有助于清除口臭。
蘋果汁:早晨空腹飲一杯,可促進膽固醇、膽汁等廢物的排出,消除口臭。